江南体育平台10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文章《湖北着力构建长江大保护长效机制》聚焦
报道称,宜昌市原占地面积约200亩的一家知名化工厂,与长江的最近距离不足百米,遗留大量重金属镍污染,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修复中对1.5万立方米土壤进行分析处理,修复后可用作绿化及建设使用。
宜昌位于长江中下游,原占地面积约200亩的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最近处距离长江不足百米,其在生产碳酸氢氨、合成氨、粗甲醇、液氨等过程中,遗留下的大量污染因子重金属镍,给长江水源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作为宜昌市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搬迁企业开展修复治理的首个工程,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遗留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受到了外界高度关注。
2018年7月,凭借领先的专有专利技术,中冶南方都市环保管理团队进驻现场,全面分析了土壤的性质、污染类型,对不同程度污染土壤采用水泥窑焚烧协同处置、固化稳定化等修复工艺。
如今,该工程已完成环保验收,修复后污染物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值,彻底消除场内土壤存在的环境污染,消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长江水系的安全,保障饮用水源保护地无恙。
“这个修复工程是宜昌破解‘化工围江’困局的重要示范性举措和标杆样本工程,也是践行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典型工程。”
2021年10月4日清晨,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大渡口区,重钢焦化厂原址场地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部正在组织进行修复车间的吊装安置工作。
该地块在重钢集团近百年的生产过程中,累积了多环芳烃、苯系物、总石油烃、重金属、氰化物等多种污染物,土壤样品中有30余种污染因子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凭借领先的创新技术和专业的管理团队,中冶南方都市环保从几十家环保企业中脱颖而出,承担了长江上游化工企业遗留场地污染修复的重任。
“化工围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曾出现的一种现象,破解“化工围江”困局是守护长江生态的必要举措。
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保护法——《长江保护法》施行。共抓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文明时代已成为必然。
长江大保护需要突破一个一个的污染难点。据统计,近年来,中冶南方相继承建了10余个长江沿线的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和经验。
中冶南方将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久久为功,深耕长江大保护,为长江沿线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