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良 通讯员 朱文敏 黄可)9月15日,在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永清环保耕地修复实验室内,长沙市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土壤修复联盟”)理事长、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农田修复研究院院长刘代欢博士和团队成员正在开展新的修复产品的室内土培筛选实验。类似的科研实验,土壤修复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实验室内每天都在有序开展……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让“生病”的土壤重新恢复健康和活力。“工业场地、农用地、尾矿库、渣场的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后,都可以通过土壤修复进行治理。”刘代欢博士如是说。近日,长沙市科技局联合长沙晚报推出“聚焦长沙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系列报道”第五期,记者走进土壤修复联盟及相关企业。
近日,重庆某有机化工厂原厂址地块上热火朝天,来自永清环保的多位工程师正在紧张安装调试3台性能卓越、功率强大的土壤修复热脱附设备。
该有机化工厂于1997年停产,检测发现,厂区不同深度土壤含有高浓度的苯系物、多环芳烃和溶剂油等多种污染物,受污染土壤总面积约4.7万平方米,总土方量约15万立方米。面对复杂的土壤污染,永清环保如何开展有效修复处理,运用了哪些“黑科技”?答案是“异位热脱附技术”。
“异位热脱附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加热把污染物质从土壤中脱除吸附的技术。类似大锅爆炒一样,把污染土壤在热脱附设备中翻滚加热,挥发性污染物质就和土壤分离开来。”刘代欢形象地解释说。在实际工艺操作中,污染土壤要经过挖掘、破碎、筛分等预处理,再经上料输送至热脱附回转窑内进行加热处理,当目标污染物气化分离后,污染土壤就得以修复,而尾气中的污染物则经过处理得以去除。
这一项目,只是土壤修复联盟各个成员单位在国内各地开展的工业场地和农田污染土壤修复的众多项目之一。
为实现土壤修复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2019年6月,永清环保牵头成立了土壤修复联盟。
“联盟致力于土壤修复产业的规范发展、交流协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助力长沙、湖南土壤修复产业抢占国家土壤修复产业的制高点,促进土壤修复产业健康绿色发展。”刘代欢介绍。
“目前,联盟已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施工、检测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土壤修复综合平台,涵盖了土壤修复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环节。”他介绍,联盟现有16家会员单位,其中包括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等7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耕地修复技术有限公司、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业内知名企业。
“成立仅一年多,联盟就已建成一个专家数据库,其中包括高校教授和企业高工80人,涉及土壤学、农学、环境工程学、林学、微生物学、植物学、机械制造等学科。”刘代欢说,联盟现已搭建了17个国家和省级重大技术创新平台,涵盖农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省重点实验室、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拥有土壤修复核心试验示范基地16个。
今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以永清环保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的“稻田镉砷污染阻控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二等奖。
“联盟积极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学术共享平台,通过整合科技资源、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供集研发转化、检验检测、科技咨询、技术交流、政策建言献策多方面服务,促进联盟高效运行及高质量发展,带动土壤修复产业新发展。”刘代欢说。
去年以来,围绕在工业场地、农用地、尾矿库、渣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治理方向的技术、产品、装备等研发需求和行业规范发展需求,土壤修复联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重点关键技术、工艺、材料、装备及体系的研发和应用,先后成功开发出30余项重大创新成果。比如,由永清环保主持设计、永清制造试制加工的土壤有机污染物热脱附高效修复成套处理装备,在土壤预处理、土壤热脱附处理、尾气治理等模块研制过程中均取得了创新性突破,解决了现有热脱附设备存在的土壤筛分效率低、装备能耗高、设备难转场使用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联盟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18项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涉及土壤修复装备制造应用、修复药剂生产应用、修复工艺设计实施等。比如由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和艾布鲁环保公司联合研发的“镉污染农田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矿山植被覆绿技术”等,在湖南、江西和贵州等地的多个工程项目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联盟形成了产学研用结合的完整产业链,加快了创新成果规模化的产业应用,有效促进了长沙、湖南的土壤修复产业发展。”刘代欢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联合联盟内企业和科研院所,深耕耕地和工业场地修复治理领域,为保护祖国的绿水青山作出积极贡献。江南体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