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海(习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在4月30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2035年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战略方向,确定了核心目标,明晰了行动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需要准确理解其蕴含的本质要求,对指导实践与推动工作至关重要。
目的在于发展转型。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起点、目标和要求都发生了质的提升,那就必然要求发展理念、方式、模式等相应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就是在新发展阶段下,贯彻新发展理念,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
核心在于绿色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核心是绿色发展,其要义在于绿色不仅是发展的基础和约束,也是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同时也是发展的要素投入和动能条件。因此,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范围在于全面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是对局部问题和某个领域的修修补补,而是对经济社会系统全方位的绿色化改造,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全过程。在经济领域将绿色化全面贯穿于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各环节,加快发展绿色生产,在社会领域大力培育生态文化价值观,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通过工业化、江南体育官网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消费现代化和绿色化的“五化同步”,推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方式在于系统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形成合力,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生态环境部门不仅要做好减污降碳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工作,也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真正使之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动力在于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上来,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统筹,加快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科技等创新应用,开展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重大科技攻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卡脖子”的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动力源泉。
策略在于保持定力。“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时刻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一是切实推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绿色转型。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将生态环境真正放到宏观经济治理综合决策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位置上,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突出生态环境导向,加快构建绿色生产和消费政策体系,推动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生产、流通、消费、贸易、生活等经济各环节的绿色化。
二是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推动“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成果落地应用,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区域与工业园区的规划与项目环评。
三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坚决遏制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动交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应用转化的支持力度。
四是广泛开展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切实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五是大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
六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有效保护居民饮用水安全,坚决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重视新污染物治理。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七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因地制宜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外来物种管控。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八是加快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育全社会生态文化价值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行动,实施“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九是大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生态环保工作“大格局”,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工作制度机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改革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损害赔偿机制。健全完善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化解管控机制。
十是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建设性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加强国际环境公约履约,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做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与引领者,为全球提供更多生态环境公共产品。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