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京蓝科技内刊《京蓝KINGLAND》2019年秋季刊。全文共2152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土壤修复领域可以细分为场地修复、耕地修复和矿山修复,现阶段土壤修复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场地修复和部分耕地修复。我国土地修复行业产业链上业主要是检测机构、修复用剂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等,中游为专业修复企业、综合型环保企业等,下游主要是各类污染场地所有者、环保主管单位等。
目前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从污染分布情况来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土壤修复行业的广阔前景引来众多参与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2007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专业的土壤修复公司,并少量但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土壤修复行业开始起步。2013年土壤修复企业数量为200家,这一数字在2014年即翻了一倍,自2015年起以每年1000家左右的数量稳步增长。受到“土十条”和财政专项资金的影响,2016年行业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企业数量达3830家。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技术的持续升级以及修复标准的逐步细化,行业壁垒将明显提升。
目前土壤修复行业的参与者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第一类是专业的土壤修复企业,如:中科鼎实、建工修复、高能环境、中节能大地等;第二类是向土壤修复领域延伸业务的传统环保企业,如:永清环保、博世科、光大绿色环保等;第三类是进入中国土壤修复市场的外资企业,如:ERM、日本CELERY株式会社、重庆德润新邦等。
据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的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这一指标在发达国家中达到3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公开招标的环境修复相关项目近1300项,场地调查与评价类项目金额约15亿元,各类修复类工程项目金额约120亿元。而全国各类修复项目启动情况中,修复工程占89%,调查评估为9%,方案编制和技术服务分别占1%。
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配套出台的《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等文件逐步对行业的技术、修复效果等进行规范化。同时,据财政部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为69亿元,2017年为55亿元,2018年为35亿元,2019年预算额经历连年下降后实现扭转,同比大幅增长42.9%至50亿元。
近几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空间不断增长,据公开资料整理,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在2013年仅为13.1亿元,在2014年甚至出现小幅度下降,但2016年即大幅度增长至42.09亿元,这一数字在2017年又再次翻倍,市场规模达151.45亿元,同比增速超200%。此后,随着各城市工业场地土壤污染的详查和建档的完毕,土壤实际修复的市场仍具有高爆发的潜力,据测算将以每年一百亿元左右的规模稳步增长,预计到2024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60亿元。
近年来,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上对土壤污染修复行业支持力度在渐渐加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逐渐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根据土壤修复产业资金来源严重不足的情况,我国采取两条路的方式进行应对,一是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理念,保证修复资金的JN江南·体育下载来源;二是根据本国国情,发展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修复理念,从发布的“土十条”相关政策来看,现行对污染土壤治理的理念是从“防”和“控”入手实现土壤安全利用为目的,实现土壤的安全利用,既可以依赖工程修复,也可以通过成本更加低廉的药剂或调整场地用途等方式实现。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科研工作者为各类土壤污染状况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是全面推开土壤修复产业这段的主要内容,经过多年实践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目前我国土壤修复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技术应用层面仍较为单一,多数采用固化/稳定化、热解析等技术。应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着重研发环境友好型、高修复效率的土壤修复技术,切实降低土壤修复成本。
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正式实施推动了土壤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随着公众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将促使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地下水修复项目持续增长。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技术的持续升级以及修复标准的逐步细化,行业壁垒将明显提升,相关企业数量的增速将放缓,先期进入土壤修复行业的龙头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在细分领域专业性强的技术企业也将脱颖而出。
目前土壤修复的主要类型包括场地修复、耕地修复以及矿山修复,预计我国土壤修复潜在的市场空间约为52200亿元,“十三五”期间可释放约4760亿元。场地修复来自于工业用地的经济效应,得到资本认可后的启动和治理都会相对顺利,会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主流应用场景,在“十三五”期间将占据市场空间的一半以上。
文选自京蓝科技内刊《京蓝KINGLAND》2019年秋季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